本期内容摘要如下:
「卷首」
陈云贤:加强国家金融顶层设计,更加关注“一带一路”金融业现在与未来示
中国与世界,金融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强盛”世界,靠军事、信息技术、金融业发展。而军事、信息技术后面的支撑,是依靠金融业的强大。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呈现个性、分散、智能化特征,服务业呈现主要新的经济增长点。而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成其核心。中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国内改革转型,金融是离不开的话题与手段。我国已步入到“紧迫的跨国域金融布局,艰巨的跨部委金融改革,繁重的促增长金融举措”的关键时期……
战明华、徐杰灵、王石磊:金融摩擦、产权异质与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
以金融摩擦与国有投资比重为约束条件,在新古典的逻辑框架内,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既体现中国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又符合主流经济逻辑的,打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黑箱”的理论模型。然后,据此对中国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与传导效应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假说及对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获得了如下重要结论:一是市场的严重不完全,可以衍生出货币政策效果具有货币政策工具类型的敏感性、货币政策函数应当既包含总量也包含效率、货币政策效果具有内生的阶段性等重要政策含义;二是就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而言,利率市场化的绩效与由经济的产权结构和金融摩擦等所构成的“媒介介质”密切相关,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含义远非是仅仅放开金融资源的价格,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李宏瑾、苏乃芳、洪浩: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中的实际利率锚——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中国自然利率估算
随着利率管制的基本放开,货币政策亟需由传统数量调控向以利率为主的价格调控模式转型。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实际利率锚,自然利率将为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从自然利率的三层含义出发,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的自然利率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我国自然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为解释和预测经济运行态势提供依据,利率缺口不仅是经济波动的“指示器”,而且可以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评价提供重要依据,这对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转型和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王曦、王茜、陈中飞:货币政策预期与通货膨胀管理——基于消息冲击的DSGE分析
本文在新凯恩斯DSGE的框架下,从消息冲击的视角,区分并探讨了预期与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作用。同时通过中美政策作用比较,以及参数和预期结构替换,来探寻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特征的根源及其机制。主要结论为:(1)我国货币政策预期冲击的效果要远强于未预期冲击;(2)与美国相比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更大、持续性更小且存在轻微超调;(3)我国货币政策的特征源于经济主体的短视预期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不连贯性。对通货膨胀管理的政策启示是:(1)央行应通过央行沟通等形式引导公众预期以增强政策效果;(2)尽力避免相机抉择式的政策制定方式,保持货币政策的持续性;(3)货币政策应言行一致。概言之,我国货币政策应该更加透明、连贯和可信……
杨雪峰: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人民币离岸市场正在获得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人民币双向流动规模不断增大,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市场化定价体系逐步形成,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联系与互动日益增强,离岸市场对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干扰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在现阶段,我国央行应建立资本流动的监管与预警系统,动态地监控和分析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流速与流量,并在资本流动异常时采取逆向干预,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金融市场稳定……
闫先东、朱迪星:房地产价格上升能拉动经济增长吗?——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以及民生福利,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在对房地产价格与实体经济关系等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前沿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经验数据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和物价等宏观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论表明,货币宽松在房地产市场泡沫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基于房价外生假设的研究可能高估了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后者在货币扩张和房市繁荣阶段尤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房价上升后刚性需求带来的替代效应以及高收入阶层投机动机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高房价可能导致企业部门资源配置扭曲,降低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动力……
肖立晟、刘永余:人民币非抛补利率平价为什么不成立:对四个假说的检验
本文采用市场调查的汇率预期数据,运用非线性时变平滑转换模型验证了“风险溢价”、“交易成本”、“外汇市场干预”和“套利受限”四种非抛补利率平价不成立假说。结果表明,交易成本会改变汇率对利差的反应方向,在交易成本较低的区制,人民币非抛补利率平价倾向于成立。时变的风险溢价对人民币非抛补利率平价系数的偏离并没有显著影响。央行的外汇市场干预和跨境套利收益变化会改变人民币对利差的响应时间和程度,导致非抛补利率平价系数的偏离更加严重。总体上,人民币非抛补利率平价并不成立,而且近期偏离程度越来越高。这意味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政策,与以中间价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短期正面临越来越突出的矛盾……
丁 慧、范从来、钱丽华:通货膨胀预测方法研究新进展
前瞻性货币政策的实施、企业产品价格的设定以及劳动契约的签订等皆离不开对未来通货膨胀方向与通货膨胀水平的准确预测。通货膨胀发生机理的极端复杂性及其驱动因素的多元性与时变性,使得通货膨胀的实际预测过程包含科学与艺术。基于现有的相关研究,本文从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新修正、通胀趋势的新理解、通胀预期的新测度和通胀解释变量的新扩展这四个角度出发,对近年来国外的通货膨胀预测方法及其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以期为中国通货膨胀预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