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货币理论在中国的意义、实践与风险
主要内容
CONTENT
1
现代货币理论是什么?
现代货币理论的三大支柱是货币国定论、财政赤字货币化和最后雇佣者计划。尽管现代货币理论有关政府发债无约束、央行与财政合二为一、零利率政策以及充分就业的扩张政策不会引起通胀等主张与现实有距离,且理论逻辑自洽方面存在不足,但它对于认识货币的本质、丰富和完善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以及应对现实经济问题方面均能有所启示。现代货币理论作为非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对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亦有重要启发。同时,我们也看到现代货币理论在一般均衡的意义上理论逻辑并不严密,政策建议方面往往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地方。现代货币理论在财政和货币当局的边界问题,政府债务可持续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也没有深入的探讨。现实的全球经济治理中,政府债务是有边界的,至少面临三方面约束:一是通胀约束;二是竞争性货币约束;三是金融风险约束。我们观察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期间,现代货币理论大行其道,确实在稳定金融市场、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一些作用,但是持续性和弊端还没有充分显现。
2
现代货币理论的政策主张一定造成显著通胀吗?
一直萦绕在我们脑海的是一个理论问题,即:现代货币理论的政策主张一定带来显著和持续的通胀吗?

低效率部门的生产效率较弱,宽松货币政策很难提高供给产出:

3
现代货币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与风险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实践和应用,即:现代货币理论的政策主张目前在我国能用吗,有必要立刻用吗,有何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