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丁剑平: 退欧是英国避免卷入欧洲负利率的泥坑中去的选择

时间:2016年07月04日 作者: 

伴随着“靴子落地”的英国脱欧的瞬间,英镑对几乎所有货币都跌幅收窄了。这不仅是市场对英国脱欧的认可,也是在笔者的预期之中。因为欧元区货币政策在负利率的泥坑中越陷越深。再加上欧元区的难民危机无法真正解脱,此时脱欧是多数英国民众的选择。在即将来临的金融危机前的“脱欧”实际上是英国的“自我保全”。从此,英镑没有顾忌的浮动可以更加自由地应对即将来临的金融“海啸”。伦敦金融城的独立性强化有助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从英国脱欧到中国作为G20峰会的东道国期间,人民币汇率还应继续参照CFETS。

退欧是英国避免卷入欧洲负利率的泥坑中去的选择

这次英国退欧与1992年的英国与欧盟“利率政策闹翻”有很大的区别:当时英国需要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而德国等需要提升利率来抑制通胀,两者不和为给索罗斯等对冲基金提供围攻英镑的机会,造成英格兰银行为了“英镑保卫战”而耗尽外汇储备。这次情形不同了,欧盟陷入负利率泥潭中已经多时,没有迹象从泥坑中爬出。而英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的国际金融市场,若与欧盟一起陷入负利率,那么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伦敦的利率曲线结构就要重新设定。所有利率曲线结构背后的宏观经济因子都要重组(理论略去),而美联储正在升息“正常化”的通道中,在两者夹击下,英国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岌岌可危。

尽管对负利率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有不同的评论,但从其实施的几十年中,负利率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它是在非常时期的非常做法。不能用于“常态”。负利率并没有把资本引导到实体经济中去。这从日本的二十年和欧洲的近五年的结果看,实体经济没有得到好转。欧盟将负利率长期化的前景让英国更加坚定退欧的决心。

退欧后,并非如媒体所预期的英国的对欧盟的贸易会大幅度下降、英国的GDP由此会大幅度下跌。若进一步细化英国的产业结构,就会看到,英国是岛国,制造业早已外移到其他地方,剩下的主要是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对一个金融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的国家来说,确保不陷入“负利率”是一个明智的抉择。英国不愿意与日本一样,80年代日本东京也是亚太的金融中心,负利率让东京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殆尽”,原来东京的日元离岸市场的日元“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充斥着美元等交易。为此,对于还没有陷入负利率前的英镑来说(现在英国名义正利率为0.50%),自己的生存高于一切,无可厚非。

英国退欧对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的影响

英国退欧打乱了美联储加息的步骤,同样若人民币汇率下浮也会让美联储推迟加息。现在SDR货币篮子中形成两大“阵营”:欧盟和日本的负利率为一方;中国、美国正利率为另一方。而今英国也明确自己的站队了。没有羁绊的英镑利率则更加朝着有利于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方向发展。利率“正常化”才能加强英镑的国际地位。同样,人民币国际化也需要利率在“常态”下,否则持有人民币资产的“非居民”长期不能获得应有的收益。零利率会加速“Carry-Trade”的投机(犹如日本一样)。与英国不同的是,中国不是岛国,制造业还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扩大,继续参照CFETS(以贸易篮子为主)就目前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中国要保持在“常态利率”下参照CFETS汇率透明制度。一方面确保在主要贸易伙伴国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避免“Carry-Trade”在中国的出现,更要避免陷入负利率的泥潭。继续提升出口的竞争力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伦敦是除了香港之外的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退欧后的伦敦金融市场“独立性”更强,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会有助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培育人民币金融衍生品的“试验田”最好市场。相同的“常态利率”可以避免“Carry-Trade”。有助于未来的“沪伦通”的实现。

预期欧盟的负利率还将继续下滑和美联储进入升息通道不能逆转,人民币汇率在G20峰会前的波动受到全球关注。在负利率的欧日与正利率的美英之间考验着中国的协调能力。中国应该选择“中庸”的政策,以维护自身利益。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