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瑾璞:金融创新的边界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交流,我分享的是《金融创新的边界》,今天想给大家简短的汇报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金融创新应该有边界,边界衡量的标准就是负责任的金融。我记得在今年6月份,在清华五道口的全球金融论坛里面,我专门作了简要的发言就是《数字普惠金融的边界》。为什么又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感觉到在我们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治理之中,金融与实业、金融与经济、数字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基本上是乱了,没规矩了。
我记得当时还说了个笑话,员外你有钱,不管你年龄多大,看到有姿色的女子都娶回家去做妾,这合适吗?这是不合适的,即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给社会造成更大的负担。那么如果再仔细的说一些,现在的互联网企业什么都有,什么都有是不是合适的?你的主业在哪里?与主业有关系的、支持主业、助力主业的可以。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互联网公司都有这种金融、那种金融,很厉害,一说起来要改变银行、要推翻原有的事情,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能看到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有金融。如果说金融集团的话,包括几个有名的“野蛮人”,哪个不是金融集团?现在想一下,工商银行反而不是金融了,因为它还要做一些其他事情。而房地产企业、互联网企业全部是金融企业,那么这种乱象就出来了,将来会造成很大的问题。今年我也参加了全国金融工作会,我作了一个发言,其中我就讲了这个员外的故事,这是不能干的。即使你有执照,你也不能开车,因为你的年龄超过了,其实你的主业并不是做金融。我记得会上有两句话非常好,如果对于做金融的话,凡是做金融业务,必须要有执照。正如开车必须要有执照,交通警察要对有执照的进行监管,更要监管那些没有执照、乱开车的,这个非常重要。
刚才纪局长讲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真正把它提到日程上来,如何来保护,来解决?
这样的情况下,给大家讲的第一句话,就是目前提负责任的金融、理清创新的边界,刻不容缓。
第二句话,怎么理清?就是我刚才讲的,开车必须要有执照,监管部门对金融业务的监管。在金融行业内的要进行监管,不在金融行业内的也要监管。要实行功能监管、全覆盖的监管、穿透式的监管。就是说,衡量的标准就是业务,你做金融业务,就要受到监管。
为什么金融业务要监管?因为金融业务联系到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支付宝做的有多大?是金融业务的话,必须要监管。这就是功能监管,根据金融行业的功能来讲的。再比如说咱们的资产,资管行业、信托行业、租赁行业,这些都可以统称为影子银行,还有一些其他的地下金融。按照现在的监管体制,我们是机构监管,一行三会肯定涵盖不了。因此,我就呼吁这种功能监管。与功能监管相联系的是行为监管。前两年我写了本书,金融出版社的《中国金融行为监管研究》。为什么要讲这个金融行为?因为大家是羊群效应,就像大家炒股,一个人买一个股,其他下面的人都跟着买。所谓的羊群效应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羊从山上掉下来,羊很傻,头羊如果一不小心从山上掉下去了,后面追随的羊就会往下跳。金融行为里面就有这个羊群效应,非常明显。那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离开了支付宝?谁能离开了微信?微信在做黄金红包,通过黄金红包集齐了大量的人,同样钱也就累积在了这里,自然腾讯这里形成了自己的资金池。腾讯的资金池到底有多大?我们并不知道,因为它也不可能有第三方监管。假如这件事情要做得好的话还好,搞不好呢?并且咱们观众行为是什么行为呢?跟风行为,羊群效应,别人都在走,我们也要走。所以这里面一定要研究金融行为。
还有一个是穿透式的监管,也就是说你的这项业务,不管有多少企业在做,我们要顺着业务线进行监管。比方说,一些创新的金融产品,那应该是分段监管、整体链条监管还是穿透式监管?我感觉这里面也是有很多问题。
第二个观点,做金融业务一定要持照经营。对金融业进行监管,有拍照的要监管,没拍照的更要监管。因为没拍照做金融业务危害性更大。
第三个观点,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越来越重要。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适当的产品卖给适当的人,叫做“适应性”原则。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产品,一定要让老百姓清楚知道。开发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卖给专业的人士。开发简单的存贷汇产品,卖给普通的老百姓,让大家清楚。现在存在一个问题,是数字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企业、P2P等把东西都说的很玄乎,很多人搞不清楚。就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美国ABS市场,我记得2006年的时候出现次贷市场,那时候我在人民银行的研究局,领导让研究研究次贷市场对美国有什么影响。给美联储打电话,他们说区区6千亿的不良资产,对美国来说不算什么。结果,2008年就出现问题了。实际上,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个适当的产品问题,就当衍生产品衍生出很多。现在我们是做黄金市场的,和大宗商品,和期权期货调期,这些都是有关系的。这些东西真的需要专业水平、专业化人员来处理,而不是对个人,如果对老百姓个人,一定要分清楚、讲清楚。什么适合专业人士的,什么适合普通老百姓的?
刚才我在隔壁听刘行长讲放小贷、普惠金融到农村的,乡党委书记给他说了,有些人就不能给他贷款,因为什么呢?因为他懒!他贷款就是为了吃、为了喝,没想到给你还,这些人都不属于服务范围内,这些属于道德范围和社会救助范围。
今天简单的说这三句话,一个是什么是负责任的金融,一个是如何来做好这种金融,第三希望大家在产品分类、产品研发方面,践行负责任金融的理念,推进适当性原则,让大家明明白白做金融,让老百姓明明白白买金融产品,使我们的金融行业在以后的发展中,有一个明明白白的光明前程!
【原文链接】金融创新的边界——焦瑾璞理事长在“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