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王国刚:中国银行业70年简要历程、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
时间:2019年07月27日 作者:
1949-1952的3年为第一阶段,是中国银行业初建阶段。
1953-1960的7年为第二阶段,是新中国银行体系建设中的第一次起伏波动阶段。其中,1953-1957的4年为构建银行体系的起色时段,1958-1960的3年为构建银行体系的下行时段。
1961-1978的17年为第三阶段,是新中国银行体系建设中的第二次起伏波动阶段。其中,1961-1966的6年为纠错重建时段,1967-1978的11年为陷入混乱和拨乱反正时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银行体系的建设
1979-2017的39年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9~1992年的14年,是中国银行业探寻市场化发展的阶段。其中,1979-1984的6年为银行业恢复时段,1985-1992的8年为银行业展开市场化探索的时段。第二阶段为1992-2001的10年,是中国银行体系的市场化改革阶段。第三阶段为2002-2017的15年,是中国银行体系国际化改革阶段。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其中安排了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过渡期,由此,加快银行体系的国际化成为必然选择。
(三)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现代银行体系的构建
2018年以后,在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方面,中国推出一系列新的改革开放措施,其中包括: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第二,调整完善金融监管框架。第三,规范资产管理业务机制。第四,进一步加大银行业对外开放范围。第五,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