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赵锡军:供给侧改革:金融的着力点

时间:2016年05月16日 作者: 

编者按:

          3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主办的“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16春”在明德主楼830隆重举行。会议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这一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 乐视高级副总裁、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鄂志寰,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处长闫先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副所长习辉,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海西财政与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长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教授李新,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副院长赵锡军,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瞿强,IMI执行所长贲圣林、副所长宋科等来自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层管理者、金融理论与实业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会议由IMI副所长涂永红主持。

      赵锡军副院长在点评发言中首先回顾了次贷危机以来我国整体流动性的变化情况;其次,分析了我国有息负债规模的变化,进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风险隐患依然存在;最后结合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历史机遇,总结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如何加强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

    以下为演讲内容摘要:

货币总量与信贷规模的变化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与经济规模和M2增长速度与GDP速度之间的比例变化非常巨大。M2由2008年年末的47.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5年年末的139.2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3.1%;当年M2余额与GDP之比从2008年年末的1.58上升到2015年的2.05,同时当年M2增速与GDP增速之比也由2008年的5.28上升到2015年的20.17。总体来说,单位GDP利用货币的效率在逐年降低。

截止2015年年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为94.0 万亿元,同比增长14.3%,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1.7 万亿元,同比多增1.8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为27.0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9万亿元,同比多增5814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为65.8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4 万亿元,同比多增8987 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8539亿元,同比增长66.9%,比年初增加3767亿元,同比多增2605亿元。

总体来看,宽松政策背景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疲弱导致社融增速低于预期,而宽松政策继续推动货币总量保持较高增速。

有息负债规模的变化

2015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38.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9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3.02万亿元,同比下降13.0%;委托贷款余额为10.93万亿元,同比增长17.2%;

信托贷款余额为5.39万亿元,同比增长0.8%;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5.85万亿元,同比下降14.8%;企业债券余额为14.63万亿元,同比增长25.1%;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4.53万亿元,同比增长20.2%。

在规模变化的同时,社会融资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2015年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1%,同比高0.9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余额占比2.2%,同比低0.6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7.9%,同比高0.3个百分点;

信托贷款余额占比3.9%,同比低0.5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4.2%,同比低1.4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10.6%,同比高1.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3%,同比高0.2个百分点。

越来越多的有息负债使得银行业整体的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截至2014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 426亿元,比年初增加2506亿元,已连续13个季度反弹;不良贷款率1.25%,比年初增加0.25个百分点。201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919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09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季末上升0.11个百分点。201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加权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8%,较上季末下降0.18个百分点;加权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9%,较上季末下降0.1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95%,较上季末下降0.18个百分点。

同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继续增长,风险隐患依然存在。截至201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含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余额70.4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74万亿元,增长22.07%。表外资产规模相当于表内总资产规模的 40.87 %,比上年末提高 2.75个百分点。其中:委托贷款10.69万亿元,委托投资4.26万亿元,承兑汇票9.83万亿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操作中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对表外业务的管理较为薄弱,操作风险突出;二是通过表内资产表外化规避金融监管;三是将不良资产从表内转移至表外,延缓信用风险的暴露。

供给侧改革的金融着力点

当前我国面临几个大的历史机遇,首先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其次是人民币正式被纳入SDR,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后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中有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金融的发展无疑将为供给侧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的支持。

总体来看,要加强供给侧改革当中的金融支持,一方面必须坚持有序推进对外开放,同时提高我国应对外来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应继续为经济复苏创造适度宽松的政策环境。为了提高稳增长政策有效性,政策将着力提高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加大融资需求。疏通宽松政策传导路径,推动宽松货币政策向融资端,进而向投资面的传导。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