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伦敦分行总经理李彪行长做客陶湘国际金融讲堂主讲“海外中资银行经营与管理”
11月12日晚,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第14期)在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公共教学楼2221教室顺利举行。建行伦敦分行总经理李彪行长以“海外中资银行经营与管理”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本次讲座由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主持,财政金融学院专硕学生以及来自学界业界的嘉宾参与讲座。
李彪行长
首先,李彪行长讲解了海外中资银行的业务发展历程。海外中资机构主要以批发业务为主,主要业务包括存款、贷款、国际结算、贸易融资、资金交易,人民币清算,以及投资咨询等业务,部分中资银行海外分行可从事零售业务。中资银行海外业务初期,国内业务占比普遍较高,比重最高可达80%到90%。近年来随着中资机构海外业务的不断扩展,属地化业务的不断开拓,目前本地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开拓属地化业务,使中资企业与当地银行在一个水平线上开展竞争,自然对中资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中资企业“走出去”,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接着,李彪行长就所从事过的三国业务经营与管理,对亚洲和欧洲的企业文化特点进行了介绍,其中重点介绍了公司治理及企业文化差异等,如中国的管理者更多地喜欢服从的下属及听话的员工,这在西方国家可能行不通,因为他们已适应和习惯了挑战性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李彪行长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就韩国、德国和英国的公司治理、文化差异、业务经营与管理,金融监管,海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与同学们进行分享。李彪行长还对英国脱欧及欧洲未来发展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就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介绍了英国政府和商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态度,以及在英的中资银行就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与实践。截止目前,建设银行伦敦分行的人民币清算量已达30万亿人民币,已连续三年成为亚洲以外最大的人民币清算行。作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金融中心,人民币的广泛使用及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大大提升伦敦的离岸金融中心地位,这也是此时伦敦金融城最为期待和盼望的。
在问答环节,李彪行长就未来就业及知识结构及储备,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设计,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跨文化管理等问题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表示,海外工作经历是对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非常好的机会,希望并鼓励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海外人才队伍中来。
分享结束后,涂永红老师为李彪行长颁发了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的荣誉证书,并诚挚邀请李彪行长常回母校与同学进行交流。据涂永红教授介绍,“陶湘国际金融讲堂”是在陶湘教授逝世十周年之际,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们倡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合发起设立。“讲堂”每年举办12讲,讲座内容立足大金融范畴,以案例教学为特色,围绕国际经济政策、国际金融组织、国际银行监管、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银行发展战略、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跨国并购、国际基金运作、衍生品交易、国际融资租赁、跨国银团、资产证券化、互联网金融等国际金融领域。“讲堂”聘请国际金融业界精英和领袖人物讲授专业知识,旨在为中国人民大学培养21世纪具有良好理论功底、高超国际金融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探索新路、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