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做客陶湘国际金融讲堂主讲“中资银行国际化进程与战略前瞻”
9月29日上午,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第17期)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第二报告厅顺利举行。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博士以“中资银行国际化进程与战略前瞻”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主持,IMI副所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芳老师、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宋玮老师、财政金融学院学生参与讲座。鄂志寰博士从四个部分展开介绍,分别是中资银行资产规模与质量、中资银行国际化进程评估、中资银行国际化战略布局、中资银行国际化战略布局。在第一部分的介绍中,鄂志寰博士指出中资银行具规模优势,其中中资四大银行再度蝉联全球银行排行榜前四名,在全球同业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在资产结构方面,由于中资银行强监管等原因,其资产结构更健康。在第二部分,鄂志寰博士以银行国际化进程主要指标——银行国际化指数(BII)为标准,指出中资银行国际化情况较好,主要银行BII稳步提升,且中资代表发展中国家银行境外发展最高水平,但国际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在第三部分,对于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鄂志寰博士认为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面临地域集中、业务固化、管理落后等因素的制约,而未来应当努力实现区域覆盖、领域覆盖和企业需求覆盖。在第四部分,鄂志寰博士指出中资银行的国际化业务既面临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未来应借鉴国际先进同业经验,实现国际业务的拓展。
在问答环节,鄂志寰博士就“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的发展机遇、发展离岸市场的重要性及时机把握等方面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在嘉宾点评环节,王芳老师、宋玮老师就中资银行国际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点评,并感谢鄂志寰博士为母校的奉献精神。
分享结束后,涂永红教授为鄂志寰博士颁发了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的荣誉证书。涂永红教授介绍,“陶湘国际金融讲堂”是在陶湘教授逝世十周年之际,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们倡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合发起设立。“讲堂”每年举办12讲,讲座内容立足大金融范畴,以案例教学为特色,围绕国际经济政策、国际金融组织、国际银行监管、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银行发展战略、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跨国并购、国际基金运作、衍生品交易、国际融资租赁、跨国银团、资产证券化、互联网金融等国际金融领域。“讲堂”聘请国际金融业界精英和领袖人物讲授专业知识,旨在为中国人民大学培养21世纪具有良好理论功底、卓越国际金融管理素养的优秀人才探索新路、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