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化进程中,跨境支付的效率与成本问题日益凸显。传统支付体系依赖多级中介与复杂清算流程,导致资金流转周期长、手续费高企。稳定币作为锚定法币的加密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点对点传输,支持近实时结算,具有缩短到账时间的潜力。其价格稳定性依赖发行机构的足额储备与透明审计,尽管存在短期脱钩风险,但相比传统加密货币更适用于支付场景。然而,稳定币的推广面临监管合规、技术基础设施和竞争性方案的多重挑战,需在效率、安全性与普惠性之间寻求平衡。“IMI财经观察”公众号特推出此文,以飨读者。 查看全部...
-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升金融稳外贸稳外资服务质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天津、河北等 16 省市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此前,深圳率先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截至今年5月底,55家跨国公司参与了试点,业务额达到了3400亿美元。相比前两批试点,此次扩大试点在政策内容上有诸多优化,这些优化措施反映了政策制定怎样的思路转变和目标调整?对我国整体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将带来哪些宏观层面的影响?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如何助力公司提质增效? 查看全部...
-
当地时间6月28日,美国参议院以51对49的票数比通过一项程序性动议,这项动议旨在推进被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为“大而美”的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即“美丽大法案”)。美国参议院程序性投票通过后,未来几天法案通过的可能性增加,法案将经历朗读、辩论、修正案投票和最终表决,预计耗时数天,目标是7月4日前送交美国总统签署。“美丽大法案”包含多项条款,内容超过1000页,主要侧重于减税和削减开支。法案将延长特朗普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于2017年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白宫发表声明,称其体现了特朗普本届总统任内的“关键议程”。然而,马斯克认为该法案“将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是“历史上最大的增幅”,使美国陷入“被债务奴役的快车道”。 查看全部...
-
2025年6月18日,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55期)暨《传统中国货币金融思想导论》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平作题为“传统中国思想精英对货币形态本质特征及其功能的长期追问”的主题发言。他在发言中介绍了他的新作《传统中国货币金融思想导论》,指出货币本质问题始终围绕价值尺度稳定性、流通手段适配性及制度保证有效性三大命题,任何货币形态的创新都必须经受历史纵深的检验。 查看全部...
-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在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校友会财金学科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金融的灵魂,金融发展的基石,来自国家软实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金融的这些基本特征。只有把金融的作用真正看清楚、看长远,才会有推动改革的决心。 查看全部...
-
2025年6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 [ 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人大深圳社科沙龙(第62期)暨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56期)”成功举办,主题为“全球稳定币发展趋势与政策演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围绕“稳定币发展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主题做研讨发言。 查看全部...
-
2025年6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 [ 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人大深圳社科沙龙(第62期)暨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56期)”成功举办,主题为“全球稳定币发展趋势与政策演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朱太辉围绕“稳定币的经营模式、发展影响与监管框架”,从四个方面做了主题演讲。 查看全部...
-
2025年6月21日,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256期)暨人大深圳社科沙龙(总第62期):全球稳定币发展趋势与政策演变会议召开,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王永利围绕“美元稳定币加快发展带来深刻警示”发表主题演讲。 查看全部...
-
金融危机以来,低利率已成为主要央行为对冲通缩压力所采用的核心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然而,随着政策利率接近甚至突破零利率下限,低利率乃至负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日益受到质疑。一方面,银行出于对存款外流的担忧,难以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另一方面,宽松货币环境又持续压低贷款利率,导致银行息差空间被挤压,盈利能力下降,信贷中介功能削弱,最终可能引发信贷市场低迷。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整体呈现宽松态势。2025年5月20日,六大国有银行与招商银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首次跌破1%至0.95%,活期利率降至0.05%,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1时代”利率区间。在此背景下,银行业如何有效对冲潜在风险、提升经营韧性,并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 查看全部...
-
近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引发“脱钩”热议。中国对美出口份额从22%降至16%,但越南、墨西哥等替代国竟更依赖中国供应链。战略行业中,与中国产业关联度高的国家对美出口增速更快,形成“在中国以外生产,却离不开中国供应”的现象。本文通过深度贸易数据分析指出,美国“近岸外包”初见成效,本土回流却无实证。在效率与安全的博弈中,中国凭借完整工业链和中间品优势,仍稳居全球供应链核心。“IMI财经观察”公众号特推出此文,以飨读者。 查看全部...
名家专栏EXPERTS
热门视点HIGHL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