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国际货币评论》2015年第9期总第35期

预览 下载
主要内容 CONTENT

本期内容摘要如下:

 「卷首」

李若谷:人民币国际化由中国经济和贸易实力决定

长期以来,人们在讨论人民币国际化时的一个大前提,就是资本账户的完全可兑换。而在笔者看来,虽然资本账户的完全可兑换和人民币的国际化确有关联,但这里存在两个不同的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

管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无终极最优解?——从N-1问题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发展前景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于现行不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反思,发展超主权储备货币成为长远看取代美元本位的一个选项。然而,鉴于对外负债一直是国际清偿能力创造的主要来源,N-1假设决定了必然至少有一个经济体贸易或者经常项目收支为负,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金本位和最优共同货币区——欧元区的实践表明,无论是基于实物本位还是信用本位的超主权货币选择,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国际收支的有序调节问题。由此,超主权货币可能并非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唯一终极最优解,而只是诸多选择中的一个备选项。

涂永红、荣晨、吴雨微: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下中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分析——对东南亚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中国的货币政策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对东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溢出效应。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实施之后,中国货币政策对东盟国家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对东盟国家产生了积极的输出效应,能够促进其进出口贸易和产值增长。东盟国家的货币数量也受到中国货币政策变化的较大影响。因此,中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顾及到对东盟和周边国家的溢出效应,东盟国家也应该加强与中国的协商和政策协调。

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

郭强、李向前、付志刚: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多数中央银行建立了能有效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的政策操作框架。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框架,运用EGARCH模型,本文实证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超短端Shibor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与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得Shibor水平朝中央银行预期的方向变化;而中央银行沟通对Shibor水平与Shibor波动性的影响,与中央银行预期并不完全一致。

金中夏、洪浩:国际货币环境下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

本文通过构建、校准、估计和模拟新凯恩斯两国(本国和外国)开放经济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并解释我国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变动原因,指出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两种均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其所包含的政策含义。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在不考虑外国利率状态的情况下(如封闭经济模型和小国开放经济模型),本国利率与汇率偏离和达到均衡的情况应同时存在,当本国汇率(利率)偏离均衡时,本国利率(汇率)也会偏离均衡。本国利率上升(或下降)压力与本国货币升值(或贬值)压力同时存在。因此,在估计与分析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时,应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本国利率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同时达到本国利率和汇率的均衡。第二,在国际货币环境下,汇率均衡不仅与本国利率是否处于均衡状态相关,还与外国利率是否处于均衡状态有关。当外国利率失衡时,如果两国货币政策之间缺乏一定的协调配合机制,本国利率和汇率的同时均衡将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三,利率和汇率失衡后的动态最优调整路径取决于利率和汇率相对于各自均衡状态的失衡程度,应先调整失衡程度较重者,后调整失衡程度较轻者。

陈浪南、田磊: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我国货币政策冲击效应研究

本文在SVAR框架下构建一种混合识别法以考察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利率工具)实施的冲击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1)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和价格施加负向影响;公开市场卖出或提高准备金率引致的冲击对产出有更强的影响;利率工具冲击使价格经历一个更持久的下跌过程;(2)准备金率冲击和公开市场冲击对产出预测方差有更大解释份额,而利率冲击对价格的长期限预测方差有更强解释力。

王爱俭、刘 玚:中国货币政策通胀指标的选择研究——基于消费者货币定价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通胀指标的选择是货币当局长期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消费者货币定价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的两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实证模拟考察在技术冲击条件下央行盯住消费者价格指数对中国经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冲击的理论传导机制。模拟显示,技术冲击对两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没有影响,并且在货币政策约束下能够使短期出现剧烈波动的PPI指数迅速恢复平稳。在技术进步的冲击下,央行实施盯住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最优货币政策能够有效维持经济增长、改善贸易条件、维护汇率稳定,说明盯住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最优货币政策在本国货币定价模式下更加合理。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