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国际货币评论》2021年10月 总第102期

预览 下载
主要内容 CONTENT

摘要

夏斌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优势与资金配置问题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如同一个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有资金、人才与技术,还要有市场。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保持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平衡。

曹啸、卜俊飞市场利率、零售存款和银行风险承担: 理论和中国的证据

存款为什么对于商业银行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商业银行风险跨期平滑 的视角,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我们的理论模型表明,零售存款的利率黏性特征使 其能够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使得商业银行得以跨期平滑短期市场利率变化引起的收 益波动,从而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基于这样的理论视角,合乎逻辑的假说就是零 售存款越多的银行风险越低。本文用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为存款 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检验发现,零售存款更多的银行对市 场利率变化的风险承担意愿更弱,这在零售存款相对较少的非上市银行中更为明显。本 文的研究结果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以及监管当局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沈建明、叶舟、蓝国瑜基于FRTB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计量管理与未来展望

市场风险计量管理不仅是约束和规范金融机构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整体金融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更是影响一个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领域。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国际接轨速度大幅度加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仍存在部分不足。本文在梳理我国风险计量管理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基于FRTB的市场风险计量管理的内涵及其在美、欧、加、英等国家及地区的最新实践,并基于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提出了加强金融安全观、强调自主可控、支持专精特新的若干建议。

肖文、尚玉皇、李建勇人民币离在岸价差及其波动行为:逆周期因子的视角

本文基于离在岸汇率传导机制,阐释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理论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逆周期因子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外汇资产配置影响人民币离在岸价差,逆周期因子在有效抑制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同时显著降低价差的波动幅度。在中美贸易摩擦等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影响下,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调节效果依然稳健。值得注意的是,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调节具有显著的非对称特征。人民币贬值情况下,逆周期因子显著缩小了人民币离在岸价差和波动幅度;人民币升值情况下,逆周期因子无助于抑制人民币离在岸价差,仅能降低价差波动幅度。鉴于此,建议我国央行进一步强化逆周期因子政策的规则化和透明化,切实发挥逆周期因子的预期引导功能。

姜松、周鑫悦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促进效应,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矛盾。数 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倒 N 形,具有抑制效应;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抑制效应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王爱俭、刘浩杰、王璟怡人民币汇率预期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时变脉冲响应和时变信息溢出的视角

本文采用 UCSV-RV 模型测度人民币汇率预期不确定性。时变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外部地缘政治风险对汇率预期不确定性的影响具有逐渐衰减的特征,内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汇率预期不确定性的影响具有逐渐增强的特征,外部地缘政治风险对内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呈现正向冲击。时变 溢出结果表明:相较于外部地缘政治风险,汇率预期不确定性的变化更多源自于内部经济政策不确定 性的溢出,同时外部地缘政治风险是内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的净接收者。

付争、周帅数字金融时代金融包容的全球空间效应

伴随数字金融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应用,金融服务的参与主体与支付格局正在悄然改变,数字金融以其自身的金融包容效应推动了金融包容水平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文章利用2011 ~ 2017 年 53 个具有金融关联的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时代金融包容的全球空间效应及其传递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普及率、中青年人口占比、伊斯兰金融发展水平和失业率都对金融包容空间效应的跨国传递起到促进作用。提高经济自由度,特别是投资自由度,可以保证银行体系稳健性与金融包容空间扩张同步进行。鉴于中国是数字金融技术应用普及的大国,中国应兼容不同教义与文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速与金融关联国家建立互利共赢的金融包容体系,共享金融包容所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形成与发达国家“金融排斥”不同的金融比较优势,改善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空间结构中的不对等地位。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