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摘要如下:
「卷首」
王兆星: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和方式,对各行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引领、支撑与促进作用。金融机构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绿色信贷文化,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Jaya Josie:从金砖国家视角看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在金砖国家发展规划中对整合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所发挥的作用。全文首先详细探讨了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在实现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扮演的角色,并指出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作为保障个人生活水平、社会经济与政治权益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从一个长期的金砖国家视角评述了与金砖国家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趋势,并从金砖国家公共基础设施融资、基础设施投资指标—资本存量、金砖国家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这种趋势影响……
王彬:经济增长、融资与债务风险
2009年以来,经济增长从贸易+投资的双轮驱动转换为投资单极驱动。经济增速放缓、债务型为主体的融资结构导致债务持续、加速积累。我国总体债务尚处于可控水平,但增速过快;各部门债务存在显著的不平衡,企业债务、政府部门债务偏高;债务投向主要是生产和投资领域;外部债务风险敞口小,为债务处置提供回旋余地……
刘莉亚 、余晶晶 、杨金强 、朱小能:竞争之于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是双刃剑吗?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微观证据
在“十三五规划”大力强调金融机构改革的形势下,2015年名义上走完最后进程的利率市场化是否会推动银行业竞争环境改变,促使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以提高其经营效率成为银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现实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竞争影响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对2007年至2014年中国银行业微观数据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曲双石 、谭琦:美元货币供给、价格传导和增长效应
本文使用VECM模型估计了美元货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发现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具有增长效应和价格效应。(1)美元货币供给增长1%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增长4.21%,但是美元贬值通过物价传导影响国内价格水平的幅度会不断降低。(2)美元贬值具有刺激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美元贬值1%可以带来国内GDP提高1.06%。美元贬值的增长效应与经典的MFD模型预测相左,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陈中飞 、王曦 、王伟: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的顺序
基于Abiad、Anderson等学者构建的“金融改革”和汇率制度数据库,本文将格兰杰因果思想应用于离散型数据,运用有序probit和logit模型分析全球66个国家(地区)1970-2005年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和资本账户开放三项改革相互促进的一般规律……
杨筝 、刘放、李茫茫:利率市场化、非效率投资与资本配置
——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取消贷款利率上下限的自然实验
中国人民银行对贷款利率上下限的完全取消,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本文以2003-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中国人民银行取消贷款利率上下限作为自然实验,实证检验我国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及其资本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