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国际货币评论》2018年第6期总第65期

预览 下载
主要内容 CONTENT

本期内容摘要如下:

「卷首」

李若谷:违约潮来袭,中国会出现债务危机吗

最近两年,国内外均有不少机构或学者提出中国的债务问题,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十分严重,将会引发债务危机甚或金融危机。这已经成为部分人士“唱空”中国的重要依据。为了解和清楚这些判断和预测是否有根据和道理,我考察了中国的债务水平、特点及其历史变动和国际比较情况,提出对我国当前债务问题的判断。……

欧阳志刚、彭方平:双轮驱动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共同趋势与相依周期

本文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轮驱动下分解经济增长的共同趋势和相依周期,并在共同趋势和相依周期的约束下揭示供给侧和需求侧驱动力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①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驱动力不仅各自推动经济增长,它们还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周期。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驱动下,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周期都处于下行阶段。②新常态下,需求侧支撑的趋势增长率低于供给侧推动的趋势增长率,但供给侧驱动力减弱的幅度大于需求侧驱动力的减弱幅度,因此,当前经济增速趋势下行过程中的供给侧因素更为重要。③整体而言,需求侧驱动力和供给侧驱动力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但供给侧的人力资本积累不利于三大需求的增加,需求侧的投资增加不会显著带来供给侧的制度变迁、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持续上升。稳定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要以供给侧为主兼顾需求侧的双轮发力,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相互影响。……

刘慧、綦建红: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出口:贸易中介是缓冲器还是推动器?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持续飙升的新时期,从出口国和目标国两端研究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本文一方面利用实物期权理论构建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贸易中介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模型;另一方面采用2000-2009年中国对23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海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不仅验证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也分析了贸易中介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国内外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均会对我国出口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目标国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出口的抑制作用更大;基于贸易方式和产品特征的分组检验进一步说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一般贸易和耐用品出口的冲击更大;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抑制出口的过程中,贸易中介既发挥了“缓冲器”的作用,有效缓解目标国不确定性对我国出口的抑制作用,也同时扮演了“推动器”的角色,加剧了国内不确定性对我国出口的阻碍作用。……

江春、司登奎、李小林:基于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

文章将股价、央行外汇干预及汇率预期纳入拓展的泰勒规则汇率模型之中,在两国开放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分析框架下阐释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微观机理,采用平滑转换模型并选择2005年7月至2016年7月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中的变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制转换特征,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变化会依托于异质性区制环境而呈现非对称性特点。我们进一步采用含随机波动的贝叶斯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从时变演进视角刻画了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变化,发现拓展泰勒规则汇率模型中的变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既存在一定的滞后,又在短期与长期内存在显著差异。我们还发现拓展的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对于中国短期货币政策的操作和执行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研究为公众在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条件下认识人民币汇率动态变化规律、波动成因提供启示。……

沈筠彬、伏玉林、丁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
——来自制造业微观层面的证据

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的数据集,在计算行业实际有效汇率基础上,从出口收益、进口成本和进口竞争三个渠道,考察了汇率变动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通过出口收益渠道,提高了本国产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人民币升值通过进口成本渠道,降低了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中间品成本价格,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通过进口竞争渠道,人民币升值降低了进口产品的价格,给国内产品市场施加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同时,实际有效汇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企业生产率、行业集中度、要素密集度及所有制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

郭豫媚、周璇:央行沟通、适应性学习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沟通已成为发达国家央行引导市场预期的主要方式,那么央行究竟是否应该进行沟通,央行沟通是否能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在适应性学习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央行公共信息和公众私人信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央行沟通影响公众学习和预期的传导机制。这不仅弥补了已有文献中对公众预期形成机制刻画的不足,而且从适应性学习角度为解释央行沟通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了一条新机制。研究发现,由于信息噪声和学习偏差的存在,公众预期会偏离理性预期。此时,央行通过提供准确度较高的公共信息不仅能够降低公众可获得信息的噪声,而且能够促进公众的学习过程,降低公众预期偏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央行沟通能够加快适应性学习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的速度,降低福利损失,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央行沟通存在边界。当央行的公共信息不如私人信息准确时,央行沟通反而会增加福利损失。因此,对于目前仍不够重视沟通的中国央行而言,应在提高信息准确度的基础上重视并加强与市场的沟通,从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徐国祥、蔡文靖:金融发展下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

本文构建PSTR模型首次研究了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资本账户开放对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国际计价货币以及国际结算货币的影响。模型估计过程中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CCE方法消除面板数据的截面相关性。基于对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及瑞士法郎的研究表明,直接投资开放有助于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计价货币;债务类证券开放有利于货币成为国际金融计价货币,并能在一定金融发展水平下促使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当金融发展较为成熟时,权益类证券开放开始对国际金融计价货币有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随金融市场发展不断增强。本文研究结论可为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及资本账户开放时机选择提供政策参考。……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