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摘要如下:
「卷首」
李扬:中国金融发展进入新时代
中国金融发展进入新时代,去年以来,金融发展、金融监管的事情层出不穷,去年至少几件事,十九大、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开年以来仅仅才一个多月又有几次重要的会议,特别是习主席在政治局学习,讨论关于现代化经济的,反正新的论述层出不穷。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挑了一些和我们未来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有关的主要论述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李宏瑾:长期性停滞与持续低利率:理论、经验及启示
本文从自然利率角度出发,首先讨论了长期性停滞和持续低利率的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理论分析表明,自然利率是潜在产出增速的先行指标,决定着未来潜在产出增速的变化。本文对技术进步、人口及其他决定自然利率和潜在产出增速因素正反两方面的观点进行了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指出,有关长期性停滞的讨论本质上仍属于短期波动分析,主要讨论影响短期周期的因素是否具有长期的趋势性特征。政策偏误及其导致的结构性扭曲对经济增长和利率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积极进行政策调整、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并进行深刻的结构性改革,经济才能够重新恢复强劲复苏并进入稳态增长路径,顺利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这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江春、司登奎、李小林:泰勒规则、股价波动与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
本文基于引入股票价格的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刻画股价与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的微观机理,并采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对2005年7月—2016年4月样本期间内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变化及其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美股价差、息差、物价差、产出缺口差与汇率预期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具有“时域”稳定性及显著的非对称性。汇率预期对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变化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其次是中美产出缺口差,股价差、息差与物价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依次减弱。特别地,中美股价差的正向波动短期内会助推人民币汇率升值,但长期内会改变升值趋势甚至引发人民币汇率贬值;而中美股价差的负向波动在长期和短期内均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基于此,本文指出,包含股票价格的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对汇率变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能够为公众预测人民币汇率动态变化并为政府制定合适的政策以稳定人民币汇率提供启示。……
申广军、刘超:信息技术的分配效应 ——论“互联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现有文献大多关注信息技术的“增长效应”,但对其“分配效应”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尤其是没有研究信息技术如何影响企业初次分配中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的收入份额。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在2004-2007年的微观数据,分析企业使用信息技术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信息技术的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更高,并且这一结论对于不同的变量、样本和模型设定都十分稳健。信息技术的分配效应也存在异质性,在内资企业、内销企业、东部地区的企业表现更加明显。对影响机制的讨论表明,使用信息技术在提高企业增加值的同时,更大幅度地提高了平均劳动报酬,从而导致初次分配更加偏向劳动。本文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而且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
刘晓辉、张璟: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框架:演变、特征与启示
本文利用IMF发布的《汇率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考察了2000—2015年期间全球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框架的发展演变及特征。研究发现:一,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分布并未表现出向两极发展的趋势:虽然固定汇率制度占比持续稳定增长,但浮动汇率制度占比不断减少的同时,中间汇率制度占比持续强劲上升。二,汇率锚和通货膨胀钉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日益盛行。三,在汇率锚的货币政策框架中,美元是最主要的锚货币,欧元次之。四,很多经济体在采用通货膨胀钉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同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浮动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钉标制并行的政策操作范式,有望成为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范爱军、卞学字:美元定价约束下通胀目标冲击的国际传导与福利效应
通过将贸易品美元定价约束纳入近年来发展迅速的NOEM理论框架,本文利用中美季度数据对不同资本市场结构下的两国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模型的矩拟合能力与通胀目标冲击的国际传导等问题。研究表明,包含噪声预期时的模型参数估计最为理想,取消结构参数的对称设定、并引入不对称贸易品定价约束,显著改善了模型的矩匹配效果。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通胀目标是影响中美经济波动的重要外部冲击,借助IRF分析的进一步研究显示,提高目标通胀率虽有利于政策实施国的经济扩张,但导致贸易对象国产出与消费同时下降,是典型的“以邻为壑”政策。福利分析发现,贸易开放度越高、外汇市场越偏离理性预期,通胀目标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就越大。以财政政策为例的敏感性分析表明,两国中间贸易品替代弹性的赋值差异会对开放经济变量的波动趋势产生重要影响。最后,基于方差分解与福利分析结论,我们总结了两点针对性政策启示。……
田巍、余淼杰:汇率变化、贸易服务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本文研究汇率变动对异质性出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机制,尤其是对贸易服务型投资的“出口传导”效应。以往研究只关注汇率对制造业投资的“出口替代”影响,忽略了出口与贸易服务型投资的“互补关系”。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方向考察了汇率对贸易服务型投资的影响,理论上拓展了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型,经验上基于2000-2008的微观企业样本,处理了内生性和稀有事件等问题,发现当汇率上升10%时,贸易服务型投资上升4.3个百分点,结果对不同计量方法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