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耿群博士做客陶湘国际金融讲堂主讲“国内外私募股权投资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7年12月11日 作者: 

12月9日下午,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第10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801会议室顺利举行。诚通基金研究总监耿群博士以“国内外私募股权投资的前世今生”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本次讲座由IMI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胡波主持,财政金融学院专硕学生、金桐全球英才计划学生以及来自学界业界的嘉宾参与讲座。

微信图片_20171225151150

胡波

耿群博士首先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定义、特点、主要参与者和中美股权投资市场发展历程等方面做了介绍。耿群博士指出,美国私募基金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基金数量相对稳定。私募基金管理人中,管理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人数量仅次于管理对冲基金的管理人数量。从私募基金类型上看,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美国私募基金只数最多的是私募股权基金,其次是对冲基金。从募资比例上看,私募股权基金远低于资产证券化基金、合格对冲基金和对冲基金,仅为5.10%。至于中国,截至2016年底,私募基金的认缴规模突破10万亿大关,首度超过公募,已成为资管行业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募集基金类型方面,成长基金仍为主要基金类型。在投资策略方面,成长资本仍为主要投资策略,上市定增略显降温。

图片2

耿群

接着,耿群博士针对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策略和收益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全球来看,2016年全球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总数量延续了2015年缓慢的下滑状态。在退出策略方面,全球创业投资基金的主要退出方式为股权转让,其次为IPO&后续退出(含PIPE)、GP回购、清算等。从国内来看,近年来,由于国内资产荒等原因,优质标的的缺乏,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整体回报水平均有所下滑。按退出方式来看退出收益水平,一般情况下,IPO>并购>股权转让;股东回购和管理层收购退出回报水平相对最低。最后,耿群博士将全球前两大PE基金——软银远景基金和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作为案例进行了介绍。

图片3

讲座现场

在问答环节,耿群博士就主权基金与外资基金的合作、国企并购的时机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在退出环节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私募基金资金出境问题和国资背景的私募对企业的影响等问题与在场嘉宾进行了交流。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