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中国银行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贺晓博博士作客陶湘国际金融讲堂主讲“离岸人民市场发展”

时间:2020年11月26日 作者: 

图片1.png

贺晓博博士主讲

11月25日下午,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第21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0224顺利举行。特邀中国银行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高级交易员贺晓博博士主讲“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副主任何青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钱宗鑫担任点评嘉宾。

贺晓博先生首先介绍了离岸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阐述了一国离岸市场的发展前提和离岸市场本身的特点。他指出,离岸市场发展的前提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在岸金融市场的成熟和发展。他认为离岸市场本身有以下重要特点:一、离岸市场是货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过渡。二、构建有效的防火墙是发展离岸市场的关键。三、离岸金融中心是离岸市场发展的重要支点。随后,贺晓博先生介绍了当前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政策走向和监管思路,并对离岸人民币市场和在岸市场的防火墙制度和政策细节作作出了详细阐述。

接着,贺晓博先生介绍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现状。首先介绍了离岸人民币的存款现状,讲述了以香港为中心的离岸市场的发展历程,特别强调了811汇改在人民币市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影响。随后介绍了人民币的账户体系、离岸人民币产品体系和离岸人民币的货币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离岸市场的债券市场发展和外汇市场。

最后,贺晓博先生阐述了他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展望。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向好、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稳定的外汇储备(3万亿的底线)等因素将支撑人民币国际化历程将稳步前行。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理论功底,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储备稳定、汇率稳定的不可能三角,他认为未来我们将会选择“资本项目开放+外汇储备稳定”的政策组合。

图片2-768x512.png

钱宗鑫副书记发表点评

钱宗鑫副书记对贺晓博先生的讲座作出了总结评价,并与贺先生探讨了香港金融市场的业务特点以及其与中国内地市场的区别和联系。

问答环节中,贺晓博博士就离岸市场隔夜拆借利率的剧烈波动、RCEP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等方面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陶湘国际金融讲堂”是在陶湘教授逝世十周年之际,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们倡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合发起设立。“讲堂”每年举办12讲,讲座内容立足大金融范畴,以案例教学为特色,围绕国际经济政策、国际金融组织、国际银行监管、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银行发展战略、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跨国并购、国际基金运作、衍生品交易、国际融资租赁、跨国银团、资产证券化、互联网金融等国际金融领域。“讲堂”聘请国际金融业界精英和领袖人物讲授专业知识,旨在为中国人民大学培养21世纪具有良好理论功底、卓越国际金融管理素养的优秀人才探索新路、做出贡献。

易景阳/图文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