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国际货币评论》2017年第4期总第52期

预览 下载
主要内容 CONTENT

本期内容摘要如下:

「卷首」

陈雨露:推动养老服务业高效集聚和协同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呈现数量大、发展快、高龄化、空巢化、城乡差别大等特点。预计202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京津冀地区作为全国人口密度大、老龄化率较高的地区,地区养老形势十分严峻。同时,北京作为全国医疗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外来医疗养老需求巨大。为疏解北京面临的巨大的养老健康压力,建议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加快在北京周边地区建立一批养老小镇,提供养老医疗、康复护理、保健养生等综合性服务功能,探索推动养老服务业高效集聚和区域协同发展的样板模式……

毛日昇、高凌云、郑建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对出口转换的影响研究

本文基于实际汇率变化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出口转换理论分框架,采用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细分产品层面数据以及行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析了工业企业出口转换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检验了实际汇率变化对行业出口扩张、出口收缩、净出口以及出口转换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控制了实际汇率的直接影响和通过进口中间产品渠道对出口的影响,实际汇率变化总体上出口扩张率和转换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但对出口收缩率和净出口增长率的影响不显著。(2)实际汇率总体变化对出口影响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贬值相对于升值对出口变化和转换影响更为显著,贬值会对出口扩张和收缩率产生显著的同方向影响作用,进而会对出口转换率产生显著影响,但对净出口增长并无显著影响。(3)实际汇率暂时性变化主要会对出口扩张率产生显著影响,持久性变化主要会对出口收缩率产生显著影响。(4)长期来看,实际汇率持久性变化对低利润部门的出口扩张、收缩以及转换影响作用显著高于对高利润部门相应的影响作用……

曲凤杰:从群马模式中突围,构筑新雁群模式——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建立中国主导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东亚区域分工经历了由以日本作为雁首的雁形模式到群马模式的变迁,与之相伴随的是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化。中国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就是要利用中国经济规模和巨大潜在需求的独有优势通过对外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实现国家间的产能转移和产业递次升级,建立中国主导的区域国际分工体系,构筑新雁群模式……

邹宏元、罗然 :中美汇率是中国经济波动的原因还是稳定器

本文应用附加短期和长期零约束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考察了汇率是中国经济波动的原因还是经济波动的稳定器。研究发现,从方差分解结果看,汇率冲击对中美相对产出、真实汇率、名义汇率、中美利率差的影响都不大,特别是汇率冲击对真实汇率波动和名义汇率波动的解释作用都比需求冲击小得多。从脉冲反应结果看,在石油价格冲击、生产力冲击和需求冲击影响下,真实汇率都朝着有利于吸收冲击的方向波动。所以,中美汇率不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而是吸收冲击的稳定器……

马勇、李振:城镇化、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

本文基于143个国家1983-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对城镇化、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城镇化率达到60-63%时,经济增长可能出现拐点;(2)在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杠杆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当金融杠杆位于合理水平时,则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3)根据拐点区间的平均值和上限,并根据最近5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年均增速推算,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可能在2019~2021年进入拐点区域。基于上述结论,中国应科学看待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客观规律,同时前瞻性地加强金融杠杆的动态管理,尽可能争取在经济增长“拐点”到来之前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深化改革,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稳健的金融体系来抵御可能出现的经济和金融风险……

孙欣欣、卢新生:美联储货币政策中性化背景下人民币外汇市场间均衡关系调整和溢出效应研究

本文选用二变量VECM-GJR-MVGARCH(1,1)-BEKK扩展模型,分析了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下在岸人民币即期和远期汇率,在岸远期和离岸远期汇率间长期均衡关系调整、均值溢出、波动溢出以及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在岸即期汇率对远期汇率有引导作用,主要由在岸远期汇率进行调整以实现即期、远期汇率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意料之外的美联储加息会导致即期远期汇率的贬值,并减小即期汇率的波动率;(2)在岸远期汇率引导离岸远期汇率,离岸远期市场处于信息波动的中心位置。意料之外的美联储加息会导致在岸、离岸远期汇率的贬值;(3)各外汇市场具有较强的波动集聚性,在岸即期汇率对远期汇率有较强的波动溢出效应和非对称效应,离岸远期汇率对相应期限的在岸远期汇率有显著的波动溢出和非对称效应,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在岸、离岸远期外汇市场的波动率和波动溢出效应有显著影响。因此,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不同人民币外汇市场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调整、均值溢出、波动溢出以及非对称效应,也应重点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

于恩锋、龚秀国:人民币“入篮”对SDR利率的影响:基于历史的视角

基于历史的视角,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人民币“入篮”对SDR利率的影响。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人民币“入篮”对SDR利率篮子代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认为:人民币的加入显著提升了SDR利率篮子的代表性和稳定性,从定量角度分析了人民币代表性利率与其他货币篮子成员的代表性利率,使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以及均值分析方法,认为人民币的加入可以降低SDR利率的波动性,提升其稳定性和缓解期长期贬值趋势以增加吸引力,同时人民币的加入也显著提升了篮子货币利率平价的有效性。利用历史回溯与回归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国债收益率对SDR利率本身以及对IMF贷款安排措施的影响,认为这种影响从历史角度看是适度的,也没有给贷款国带来严重的冲击……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