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货币评论》2019年第6期总第76期
本期内容摘要如下:
「卷首」
陈雨露: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稳健货币政策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政策取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基本含义就是要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总量上看,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名义GDP增速大体匹配;在总量适度的同时,还要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进一步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2019年4月末,M2同比增长8.5%,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0.4%,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前4个月人民币贷款新增6.82万亿元,同比多增7912亿元,多增部分主要投向了小微和民营企业等薄弱环节。可以说,稳健货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许宪春、郑正喜、张钟文:中国平衡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基于“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综合分析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定量角度研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我国平衡发展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课题。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是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定量分析。它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程度进行评价,对平衡发展的进程进行监测,反映我国平衡发展成就,揭示平衡发展中的不足,为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依据。……
余静文、姚翔晨:人口年龄结构与金融结构
——宏观事实与微观机制
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够通过“人口红利”影响经济增长,而且也能够通过金融资产需求作用于金融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首先,本文基于宏观数据发现人口年龄结构与金融结构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伴随老年人口占比提高的是金融结构更偏向间接融资,并且以金融行为来衡量的风险偏好程度显著下降;其次,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微观主体对金融资产需求的角度来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金融结构影响的机制,分析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风险资产参与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风险态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老年人口占比越高,家庭参与股票或基金投资意愿及比重越低;对于已持有风险资产的家庭,老年人口占比提高,家庭风险资产持有比重均会降低。此外,家庭人口年龄结构会影响风险态度,家庭老年人口占比提升会显著降低风险偏好程度,这是影响家庭风险资产参与行为的重要渠道。……
战明华、李帅、刘恩慧、许月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否弱化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伯南克之谜”
“伯南克之谜”描述的是现实货币政策传导和利率传导渠道理论预期悖离的三大特征,这些特征来自发达经济体,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环境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利率市场化推进会弱化伯南克之谜的理论预期未必符合中国的经济事实。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伯南克之谜的弱化作用小于预期,机制是预期通货膨胀效应和利率期限结构效应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样重要;完善的货币政策利率调控体系构建不能仅依赖利率市场化本身,经济整体市场化体系的完善更为重要。……
李月、徐永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本文采用生存模型考察结构性改革对经济体由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1)转型概率呈倒U型曲线,拐点为19~20年间,14年~19年为实现阶段性转变的高峰期,此后转型概率由上升转为下降,意味着当经济体在效率驱动阶段停留过长时间后会加大转型的困难。(2)贸易部门改革、管理体制改革、金融部门改革对于转型具有显著正效应;产品市场规制与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效应较为模糊。(3)顺序效应检验发现两条改革路线,一是贸易部门改革-管理体制改革-金融改革的路线;二是贸易部门改革-产品市场规制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的路线,采取上述两条改革路线有助于尽快实现由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各经济体设计结构性改革路线图过程中,可以借鉴本文的计量结果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调整。……
梁琪、郝毅: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与宏观经济风险缓释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威胁我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构造一个包含影子银行、土地财政等因素在内的五部门一般均衡模型,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风险的缓释效果。研究发现: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资金使用成本过高、土地出让收入不确定性增加是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不可持续的主要因素。通过债务置换延长债务期限结构虽然可以缓解债务累积,且对宏观经济风险具有一定缓释作用,但会降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使得短期内波动增加,中长期内产出下降。实施债务置换期间,数量型货币政策有助于增加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但会带来经济通胀风险。……
王博、李力、郝大鹏: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违约风险与宏观经济波动
本文首先测度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并从宏观总量层面检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违约风险和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构建包含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风险冲击的非线性DSGE模型,使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货币政策规则刻画我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违约风险和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带来违约风险的上升和产出的下降。(2) 而当违约风险较高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产出的负向冲击明显更强。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效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更好的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