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国际货币评论》2020年第6期刊总第87期

预览 下载
主要内容 CONTENT

本期内容摘要如下:

「卷首」

陈雨露:货币政策将从三方面发力服务“六稳”、“六保”

海外疫情仍在持续,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在经历一季度艰难开局后,中央提出“六稳”、“六保”,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经济工作思路。应对短期风险冲击,助力经济尽快恢复元气,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货币政策接下来将如何发力?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在确保总量力度足够、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三方面进一步发力,对冲疫情影响,服务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局。……

马勇、陈点点: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金融化?

本文分析了宏观审慎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发现通过限制银行信贷,宏观审慎政策将减少企业从事投资活动的资金来源,进而抑制企业的金融投资。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宏观审慎政策——银行信贷——企业金融化”。本文以2000—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增长率,有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趋势,促使企业回归主营业务,避免经济脱实向虚。考察不同的宏观审慎工具,本文发现相比准备金要求,贷款价值比工具对降低企业金融投资增长率的作用更强烈。本文还通过中介效应检验,验证了银行信贷是宏观审慎政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部分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约为20%。……

丁剑平、刘璐: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宏观经济新闻的人民币汇率效应

基于2012年4月30日至2018年12月17日的银行间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本文首次使用波动率回归拟合(Regression-fitted Volatility)的方法,从政策利率的角度改进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衡量,并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程度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收集和构建10项宏观经济新闻后,本文发现当市场参与者普遍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政策变化的情形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显著减弱。当货币政策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时,市场对未来政策判断的分歧程度加剧,进而人民币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不足。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增加央行的汇率沟通,可以发挥其对宏观经济新闻的补充作用,同时增强市场对宏观经济基本面信息的反应。本文不仅丰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经济后果以及宏观新闻的人民币汇率效应相关理论研究,而且对于未来货币政策制定、调整和实施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为货币当局进行有效外汇市场干预提供经验参考。……

盛斌、苏丹妮、邵朝对:全球价值链、国内价值链与经济增长:替代还是互补

本文首次利用2002、2007和2010年中国30个省区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考察了参与全球价值链(GVC)和国内价值链(NVC)对中国地区-产业维度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GVC和NVC均能显著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且两者的促进作用存在互补关系。同时,参与GVC和NVC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异质性,参与GVC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明显减弱;参与GVC和NVC及两者的互动效应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大于内陆地区。此外,NVC的不同参与方式与GVC参与在促进经济增长上的互动关系呈非对称特征,NVC下游参与是衔接GVC与NVC有效互动的主要方式。……

戴静、杨筝、刘贯春、许传华:银行业竞争、创新资源配置和企业创新产出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本文利用城市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实证分析银行业竞争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对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尤为显著。进一步的,本文基于资源配置视角,从新进入企业和在位企业双重视角探讨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途径。检验发现,银行业竞争提高条件下,更多的高效率企业进入创新部门,更多的高效率在位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且上述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中更为凸显。本文检验结果显示,银行业竞争提高银行对高效率企业的信贷支持,优化企业之间创新资源配置,并通过引导高效率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而推动整体层面的创新产出。本文拓展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微观影响研究,为制定基于创新驱动的金融发展政策提供新思路。……

祝继高、岳衡、饶品贵: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基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研究证据

基于2005-2015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样本,本文研究省级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否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越大,省内城市商业银行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比率越高。然而,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银行有更高的不良贷款率和更差的会计业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财政压力大的省份,城市商业银行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比率越高,则贷款拨备率越低,这表明城市商业银行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应对监管压力。本文的研究结论具体化了地方政府影响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机制,丰富了转型经济时期中国商业银行研究的文献,同时本文的结论对商业银行监管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有重要的启示。。……

郑忠华、李清彬:从乐观预期到审慎预期: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冲击的视角

本文借鉴Baker等人开发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EPU),构建TVAR、MSVAR模型分析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主要经济变量的冲击。研究发现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变量产生明显冲击,且以2008年为分界点,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主要变量的冲击发生了显著变化。2008年之前,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速产生正向刺激作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乐观预期;2008年之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速产生明显抑制作用,更多显示出审慎预期。从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冲击视角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出现由乐观到审慎的系统性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不同反应在实体经济、信贷增速和货币领域中的差距尤为明显,政策不确定性因素在更大程度通过影响中长期贷款传导至经济波动,而对短期信贷则无明显影响。相应的政策启示是,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并强化预期管理,引导改革和政策发挥积极正向作用,更好利用长期信贷政策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