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I视点VIEWS
  • 人民币当前的角色是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补充,而非对美元和欧元等传统主权货币的直接替代。其国际化进程仍需夯实币值基础、深化金融市场开放、完善跨境支付体系及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等多措并举,方能在高风险环境下行稳致远,进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 查看全部...

  • 2025年10月12日,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66期“现实世界中的货币流动性分析”在线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联合承办。会议聚焦货币流动性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核心议题,围绕央行货币政策、金融数据统计口径、社融规模与实体经济互动展开深入研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围绕M1修订与金融数据口径调整的经济含义,系统阐释了货币供应量层次演进、国际比较差异以及我国货币统计改革的逻辑。他指出,金融数据是经济运行的反映,近期M1增速回升主要反映了企业活期存款恢复、居民消费回暖等结构性变化。此次M1统计口径的修订,使货币指标更能贴近全社会消费与资金流动状况,提升了金融数据对宏观经济趋势的解释力。盛松成认为,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等金融指标能够有效揭示经济走势,为宏观政策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查看全部...

  • 伍戈认为,当前应关注三个货币相关问题:一是货币政策应优先注重总量,总量比结构目标更重要。其中,结构性目标更适合财政承担。当前社融增量多依赖财政发债,反映内生经济需求偏弱,需通过货币数据洞察内在短板,以激发内生活力;二是应加快货币数量向价格转型,需融入利率、货币流动速度讨论,更加重视广谱实际利率高企等问题;三是货币是实体经济先行指标,二者存在领先滞后关系,短期不应强求货币与GDP完全同步。当前M1短期与股市关联紧密,货币总量应兼顾支持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此外,国内化债、海外央行外汇操作均可能对货币流动性有重大影响。 查看全部...

  • AI在金融行业的三大应用维度包括金融市场与机构运营,消费者行为与金融普惠以及宏观金融与政策传导。 查看全部...

  •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曾说,金融业是“半个IT行业”。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历来至关重要,金融业是使用科技最领先的行业之一。粗略统计,目前银行业每年信息科技投入约3000亿元,约占全国研发投入的十分之一,这从侧面反映出银行业对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技术的高度重视。 查看全部...

  • 拜读刘佐先生的新版大作《2025年中国税制概览》,墨香扑面,思绪万千。在全球经济风云变幻、国内发展步入新程的时代坐标下,这样一部系统梳理中国税制“家底”的扛鼎之作问世,其意义远超一本工具书的范畴。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共和国税收事业七十余载波澜壮阔的探索历程;它更是一幅地图,为我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税收与国家治理”这一核心命题,提供了精确实用的导航。 查看全部...

查看更多IMI视点
研究报告REPORT
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
查看更多
IMI动态NEWS
专家专栏EXPERTS
1/5
公告栏BULLETIN
出版物PUBLICATION
IMI简报NEWSLETTER
媒体IMIMEDIA
查看更多
新浪微博
微信公众号

IMI财经观察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观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